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的有提到:曾門溪畔少行人,草地常愁劫奪頻;何似春風香腳好,去來無恙總依神。 曾文溪為臺、嘉二邑交界處;「文」亦作「門」,方音「文」如「門」也。近溪多匪人,渡者苦之。鄉村曰「草地」。進香北港天后者,不下數千人,謂之「香腳」;往來盜不敢劫。劫者,輒遭神譴。


由此詩中可以看出北港進香活動在清朝中葉時,已經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間宗教活動.


早期進香旗大多以竹子做,象徵節節高升之意,尾端還要去除,代表「好尾溜」(台語,表吉祥之意),最上頭掛著葫蘆做裝飾,多以木頭刻成,從前的人將葫蘆視為吉祥物,也有避邪之用。
  早期信徒因為沒有錢可以雕刻神像,就以進香旗代替神靈,在家中供奉,信徒對自己所奉祀的進香旗,多半視為傳家之寶,不能隨意丟棄,子孫若要使用,必須拿回到廟裡擲筊,獲得神明同意才可傳承。現代人有時無法再奉祀進香旗,或是旗幟已破舊不堪,不知該如何處理時,就會拿到附近廟宇的香爐燒掉,或是送給當初進香的廟宇收藏。

每年農曆1至3月的進香期,朝天宮總會收到許多來自各地的進香旗,但有百年歷史的卻不多見,目前廟方蒐集到的進香旗中,歷史最久的要屬一面清朝道光26年(西元1846年)的進香旗,這些年代久遠的老旗幟都由廟方妥善收藏,並將在文物館中展出。



1846年清道光26年的進香旗.


日治時旗的進香旗.


四○年代進香旗


光復後進香旗


光復後進香旗


光復後進香旗

光復後自製進香旗



2006年看到的北港進香旗..




進香客的基本裝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ik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